首页
>地名管理>地名故事

关于“屯”,“庵”两个地名群的考证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15日 10:05 信息来源:威海市地名网 访问次数:

关于“屯”,“庵”两个地名群的考证

  在我市农村,许多村庄的名称中含有“屯”字和“庵”字的,如白鹿屯、许家屯、王官屯,戚家庵、北山庵、六木匠庵,等等。据粗略统计,名称含有屯字的村庄有58个,含有庵字的有150多个,形成两个引人注目的地名群。经考证,每一个地名群形成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年代大致相同。

  含有屯字的地名群,集中分布在丘陵和平泊等可耕地多的地区。其分布的范围虽然很大,但密度却很小。就其名称构成而言,大多数名称含有姓氏,或名范家屯、陈家屯,或名刘官屯、吴官屯,或名屯钟家、屯侯家。在我们这个地区,村庄一般称村或疃,不称屯。村庄以屯为名,则另有来历。这个地名群的产生,渊源于元、明两代的屯田制度。

山东地区,经过金、元两代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乱,到元末已是人烟稀少,军饷难以筹集。元至正十七年,起义军韩林儿的部将毛贵驻守胶东时,在登、莱二州沿海实行屯田,取官田、民田的十分之二,设立三百六十个屯。各屯相距三十里,并造大车挽运。明朝建立后,实行军屯制度,将三百六十屯分隶各卫。明朝的《军士屯田则例》规定:边军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每个军士受田一份(50亩),由朝廷供给耕牛、种籽、农具。并规定每份屯田,征粮十二石,贮于屯仓,由本军自由支配,余粮上缴,作为本卫所官军俸饷。据旧志记载,当时威海卫辖军屯十八,成山卫辖二十二,靖海卫辖二十六;并设立捕倭屯田军,“议耕议守议战”,“百谷即成,则荷戈于较艺之场,三农将兴,则负耒于垅亩之地”(《新设威海卫捕倭屯田军记》语)。明宣德年间以后,军屯逐渐衰废。到明末,因卫所军官占夺屯田,役使军士,致使有的屯田荒芜,有的变成私田,军屯制度趋于崩溃。清代,随着卫所的陆续裁撤,这些军屯亦陆续归并州县管理,成为村庄聚落。

在这个地名群中,有些是从元明设屯至今一直有人居住,许多居民是当年屯田军士的后裔,其名称也多沿用当年的军屯名称,如马安屯、青安屯、草埠屯、乳山屯等等;有些中间曾经一度荒废,清代以后才有人来此垦荒定居,其名称多以开垦者的姓氏为名;其中,有的军屯后来形成两个以上的村落。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地名群中,有的并不是当年的军屯,只是受影响,人云亦云而已;有些当年的军屯,现在的名称中已将屯字省略。

  含有庵字的地名群,大多数是散居的小居民点,当地称其为“山庵子”,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平泊地区则少见。这个地名群的分布,具有范围大,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常有小范围内三四个、四五个,甚至五六个以上集中的现象。其名称组成与屯字地名群相似,多数名称含有姓氏,如冯家庵、阎家庵、邓家庵等等,其次是以方位和位置为名,如东南庵、北山庵、西庵等等。

  以庵字作为村庄名称用字,并非源于寺院庙宇,也是自有来历。经调查考证,这个地名群渊源于看护山林草场的看山户。如,洪家庵,“洪姓在此看管山林操场,当地称在山上居住的零星户为山庵”;邵家庵,“邵姓从文登县宋村南马迁来后给地主管护山林草场,当地称在山上居住的零散户为山庵”(摘自地名普查卡片)。

  清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加剧,许多农民丧失了土地,成为佃户,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离开原来的村庄,到山野中替别人看护山林草场,成为看山户。其中,有些携家带口到山林、草场附近搭茅屋栖身,并定居于此。当地即将这些茅草屋称为山庵,并冠以姓氏称其为某家庵,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为这些小居民点的名称。这些居民点往往具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历史短,大多数仅有几十年、不足百年的历史。二是人口少,大多数是一户或几户或者十几户住在一起的小聚落,与邻近村庄存在依附关系。三是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可耕地少,大多数不具备发展成较大村落的条件。四是居民不稳定,有些山庵并非常年有人定居,近些年已有许多居民相继搬回所从属的村庄,许多山庵已经无人居住,其名称已经或正在演变成山中的小地域名称。

   李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