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管理>地名故事

西圣故里孙家疃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4日 17:40 信息来源:威海市地名网 访问次数:

  孙家疃村位于威海市城区北4公里,由东到南有松顶山、雕山、菊花顶诸山环抱,西于外窑村为邻,北和沙窝村接壤,西北紧傍黄海,沿岸有葡萄滩,系天然的海水浴场。全村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全村地形东南高,西北低。村东有松段山,东南有雕山,南有菊花顶。村前有永兴河,其上游由东夼、雕山、猪尾巴夼三支流汇合流经村西北与村后夼河相会,经沙窝入海;1980年改河道与沙渚河合流入海;村庄三面靠山,一面近海,山上松柏柞林葱郁,山下夼夼有水,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孙家疃村建村前有褚姓居此,未命名。据传说,褚姓于苗姓迁来前已全部迁出,苗姓是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自江苏省淮安迁入,定村名为苗家庄,1429年后,孙姓自蓬莱县迁入,遂改名孙家疃。沙渚村,清代汪姓定居于此,因村北有大沙丘,俗称沙渚,故名。戚家山,明代戚姓居此,因村处山中,故名。以上三村现已融为一体,统称孙家疃村。
  孙学悟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学家。他1888年生于威海卫孙家疃村,幼读私塾,1905年东渡日本,于早稻田大学读书,是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翌年受命回国,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斗争。1907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191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化学专业,与宋子文等人结成小同乡会,矢志科学、实业救国。1915年取得博士学位,应聘留校任教。1919年,为振兴中华,孙学悟毅然回国,应张伯苓之邀,为南开大学筹建理学系。1922年,应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邀请,就任中国民族资本私营工业第一个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社长。经30年的努力,对中国传统化学工业及新兴制造业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成功。1934年,孙学悟研究电解出中国第一块金属铝,为开创中国铝工业奠定了基础。尔后又首先研究出中国近代高梁酒、龙口粉丝、麦牙糖生产法和化学肥料。孙学悟还配合侯德榜研究出中国惟一的“侯氏制碱法”,打破号称“世界碱王”的英国卜内门公司制碱技术对中国的封锁。
  孙学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同事和学生都称他“西圣”和“化学界可敬的导师”。他亲自领导参与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如《考查四川工业报告》、《酒花测验烧酒浓度法》、《二十年实验室》、《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发酵部之过去与未来》等。
  孙学悟一生,培养出大批化学高级研究人员,分别在国家科学院、北京化工研究院和沈阳、天津、上海、南京等化学工业部门任要职或技术骨干。1952年6月15日病故。侯德榜先生瞻仰其遗容后说:“‘西圣’到死,一直是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