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动>问政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70号提案的答复(推进物业、家政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2日 17:17 信息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访问次数:

王志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物业、家政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整合存量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养老服务领域我们创新载体,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打造全省首个“虚拟养老院”。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造全省首家市域一体的居家养老信息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由社会资本投资2100万元,建成市域一体化的居家养老信息平台—12349,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对入网户籍老年人免费赠送话机,并给予每户每月10元话费补

贴,这种普惠性补贴方式在全省也属首例。试水“O2O”(线上到线下)的运作模式,整合各类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便民服务零售商等3000余家,为全市居民,特别是居家老人提供200余项服务,实现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零距离”。项目实施以来,平台日呼叫量约为2000次,累计上门服务13万次,实施紧急救助403例。2020年准备将该热线提档升级为民生服务热线,在服务项目、受众范围方面全面提升。并积极争取与住建系统的“智慧小区”对接。

(二)推进养老信息化。在建设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投资400万元,建成涵盖62万老年人的全市养老信息数据库,同步推进与全省养老管理平台、养老服务平台对接,实现省、市、县联网运行,以信息化整合老年人需求信息和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三)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程。联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出台《威海市实施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并依托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在全市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将低保、城乡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党员、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等七类老年群体纳入政府买单范畴,每月提供30—60小时的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服务。

(四)提档升级打造“虚拟养老院”。按照“两厅、七中心、四个工作站”的设立布局,探索建立集呼叫服务、积分养老、质量管理、文化教育、养老咨询、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产品及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数字化、模块化管理模式。借助该项技术,全市60周岁以上66.5万老年人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的年龄分层、地域分布、居住状况、子女情况、养老服务需求等数据统计分析,无形当中为政府了解百姓的需求提供了一手资料,努力实现“民有所需,我有所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初衷。“虚拟养老院”作为新时代互联网潮流下的新型产物,其智慧、便捷、独特的服务模式打破旧有养老机构的框架限制,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更为庞大的“虚拟社区”。威海市“12349”养老服务中心结合居家养老社会需求和完善加盟企业服务质量监管,实现了“做精做优”由粗线条定位向具体化、科学化路径转变,把养老机构内专业的服务模式、服务标准引入社区家庭,让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高标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当老人有服务需求时,只需一个电话,“12349”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选派专业机构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日间照料、养老咨询、居家护理等立体化、全方位的服务,同时“12349”中心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回访,保障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高效率运行。

针对您提出的支持有实力的物业企业进入养老服务市场,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创新市场化的机构养老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经营等途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2013年来,全市年均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5张,养老机构社会化程度达94%以上。争取国家扶持资金2899万元,建设了万福苑等一批高质量的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

(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品牌创建,瑞云祥养老院、市居家服务呼叫中心纳入“山东服务名牌”。推进养老院质量提升,投入1116万元,实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我市获批省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万福苑等6家养老机构、12349养老信息平台先后成为省级、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牵头起草《威海市关于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预计于2020年第三季度出台。积极鼓励物业企业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针对您提出的“制定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及标准”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政策支持方面:在全省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颁布实施《威海市居民养老保障服务条例》,明确规定“城镇新建生活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不少于二十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生活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不少于十五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达不到标准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解决”。同时,出台《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近30个政策文件,推动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养老”、激发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活力、推进医养结合等。人才保障方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连续多年实施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工作,对培训初、中级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资格学校,分别按每人1500元和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80%以上。鼓励各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对设立养老服务专业的高等院校,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目前,已有方正外国语学校、市卫生学校、威海技师学院等院校设置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可培训专业人才400余名。建立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制度,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且与养老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在护理岗位实际工作满3年的养老护理员,按职业等级发放5000、7000、1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针对您提出的推动家政服务业、物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威海市商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做了很多工作:

(一)推动家政服务诚信体系建设。一是研究制定家政服务标准规范。研究制定了《威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家政服务机构标准规范》《威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家政从业人员标准规范》《威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行业自律规范》。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居家养老等7个家政从业人员专业服务规范,鼓励企业实行更高水平的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二是加强家政政策规范宣讲。2018年9月12日,组织举办“威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团体标准发布暨会员企业诚信承诺集中签约仪式”, 对国家28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对家政服务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进行宣传解读,发布了《威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家政服务机构标准规范》等3个团体标准规范。三是力促商务部家政诚信平台建设。2020年3月,研究制定《威海市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家政企业在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建立家政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据统计,我市已有8家家政企业8694名从业人员在平台建立了信用档案,为进一步规范家政服务业市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行业氛围。四是规范家政企业诚信经营。按照加强“诚信威海”建设有关要求,推进我市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良好信用环境,积极组织我市家政服务企业参与商务信用评估和等级评价,威海大姐家政公司和圣翔永进家政公司取得最高3A级信用等级。通过信用等级的评选,有效帮助企业识别和防范信用交易风险,提升了我市家政服务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

(二)强化家政服务培训。近几年,围绕养老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家政服务培训活动,累计对全市150多家企业5000多人次进行了培训。2019年先后与国内领先的熊猫家政系统、斑马家政系统、58到家等网络公司进行对接,举办了“威海市家政服务业信息化工作培训会”,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家政行业转型升级,引导家政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经营行为,不断优化服务质量。

(三)推动家政服务品牌创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威海市家政服务品牌企业”评选活动,评选出威海大姐家政、乳山母爱大姐家政、祥云家政3家家政服务品牌企业。通过家政服务品牌企业评选活动,引导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创建家政服务行业品牌,培育了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家政服务企业,开展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职业化建设。

(四)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市场化运作。在即将出台的《威海市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明确,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社会资本等参与养老、托幼、助餐、家政、保洁、购物、文体等服务设施的改造建设和运营,鼓励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完善小区功能。

(五)会同组织部门印发了《威海市红色物业工作标准(试行)》,提出了15条党建工作和物业服务标准。不断提高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督导物业服务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提供优质服务。

(六)加强行业自治,转变发展理念,激活红色物业的人才体系。引导行业转变观念,由“围绕小区物业转”转变为“围绕人的需求转”,积极开发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新服务,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开展“头雁、种子、栋梁、智匠、青林”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最美物业人”评选活动,增强物业人的归属感、荣誉感,让物业行业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积极采纳您的建议,整合物业、家政、养老三方力量,探索建立高效、快捷的管理模式把我市居家社区养老工作推到新高度、再上新台阶。

非常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们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