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民函〔2017〕61号 签发人:栾 波
农工党市委筹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我市养老服务业体系化中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逐步摸索出新型“医养结合”发展方式,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我市成为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同时,我们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为老服务、临终关怀等专业化社工服务。
一、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机构中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和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符合相关条件、护理型床位达20张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床位数、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就诊和住院量相应提高定点医保额度;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2017年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长期照护项目内涵、服务标准以及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和体制机制,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
二、加强人才培养
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优先扶持医疗护理类高职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教育部门按照国家专业设置要求,进一步明确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和内容、课程体系等。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在职培训。推行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定康复、护理人员服务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进医养结合专业人员培训。通过整合现有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机构,引进第三方专业培训机构等方式,按照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成果新机制,设置好行业准入标准,建设医养结合专业人员培训基地,加大对全科医生、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健康管理师、养老护理员等人才的常态化培训力度,负责为市域内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培训、输送专业医生、执业护士、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等人才。
三、创新智能化服务
成立威海市“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便民服务平台,平台提前录入老人的姓名、住址、病史、过敏史等基本信息,当老人突发紧急情况、丧失沟通表达能力的时候,12349可将老人基本信息迅速传递给120,并及时联系老人亲属,实现四方同时通话,为急救节省了宝贵时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月每户给予10元月租补贴,并为满足补贴政策的居民免费发放“12349”话机,同时为生活不能自理、半自理的城乡特困对象、低保、低保边缘老人、不能自理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党员、失能、半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每月30到60小时不等的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启动“照亮回家路”黄手环公益项目,为高龄、痴呆、残障等人群以及儿童、学生首批免费发放2万只防走失手环。每个手环上印有唯一编码,一个编码对应一个申请人信息。一旦当事人发生走失或意外情况时,爱心人士可致电12349,告知手环自带编码,12349会立刻联系当事人的亲属,确保佩戴者的安全,有效避免走失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社工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工作,在部分城乡社区,按照工作开展和服务对象实际需要,通过培训转化、购买服务、引进人才等方式,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置,扎实开展临终老人心灵关怀、失独家庭、社区照顾、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社会工作服务,2017年2月,我市华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老吾老”老年人心灵关怀项目》获得山东省首届社区社会工作项目铜奖。
通过举办“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免费培训班等方式,组织全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对在职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考取助理社工师、社工师职业水平证书的,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一次性奖励,从福彩公益金中列支。截止2016年底,全市588人考取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具备了专业社会服务的资质。同时,在全市范围开展两届“威海和谐使者”的评选和“齐鲁和谐使者”的推选工作,评选出30名“威海和谐使者”,9名“齐鲁和谐使者”,充实了我市社会工作和养老服务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
五、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社区的老年人需求比较多样化,我们积极探索实行“社工+志愿者”的互动服务机制,形成了“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在全市开展独居老人陪伴活动、心理疏导活动、公共无障碍设施建设活动、老人居家设施改造等活动,共同完成对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及安全方面的保护。今年5月,我市开展“家和万事兴,敬老要先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40多位志愿者分成4组,分别探访空巢、失独、高龄等10户老年家庭,为老人送去爱心与温暖。
在开展多样化的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我市注重志愿者的管理工作。目前,全市87个乡镇(街道)、201个社区、205个单位开展了志愿服务记录工作,注册登记(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达到478个,同比增长80%。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了23637.8小时,1600多名志愿者享受了志愿服务回馈嘉许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稳定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为志愿者更好的开展老年人服务活动提供坚实基础。
非常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对我们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威海市民政局
2017年9月28日
(联系人:秦之江、刘朋日,联系电话:5895587,5895607)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
威海市民政局办公室 2017年9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