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国企担当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对养老服务业发展高度重视,从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出发,高点定位、创新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体系完善和需求满足相结合、互融发展和多元模式相结合,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是推动国有企业参与养老合作项目。市国资委积极响应市
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引导市属国有企业依托东部滨海新城健康养生资源,建成了威海国医养生院,打造了逍遥湾国际海水浴场等景观项目,为康养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条件。通过加强与央企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合资设立光大汇晨、永延康养等2家康养公司,以机构养老、候鸟式养老、旅居养老作为切入点,探索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数字化管理新模式,以发展康养产业为核心,聚焦康养、医疗、旅居、教育融合发展,提供高品质产品,提升城市治理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依靠央企优势,加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建设,打造本土一支品牌高端、管理优良、服务优质、人员专业的养老服务商和供给商。
二是支持普惠养老事业发展。目前,全市5个项目获批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项目,累计获批中央资金4450万元;配合发改委,争取全国第一批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服务业试点项目,将原海关总署培训中心项目转型发展为由中国康养集团和山东盛泉养老服务集团联手打造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争取国家扶持资金200万元。
三是打造“中医康养+精品旅游”特色产业。市卫健委整合我市中医药优势资源,挖掘中医特色优势,逐步形成以文登整骨医院、泰和中医院、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水泊中心卫生院为代表的中医药与康养相结合的典范;争取国家、省卫生健康委支持,将西洋参列入药食同源目录,着力将我市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西洋参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生产基地;与文旅局联合培育打造温泉暖冬保健、道教太极养生、海珍品食疗、工业保健之旅等中医药经典康养旅游线路4类20条,建设省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1家,获评山东省首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二、下步工作措施
继续发挥国企优势,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坚持以市场化、专业化原则,鼓励支持市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围绕我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聚焦主责主业,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走集团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培育居家健康养老服务机构,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教育、旅游、养生等医养康养服务。鼓励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国企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产业,通过搭建并巩固提升与央企、省企合作对接的交流平台,依托央企、省企养老产业全国布局,企业规模大、产业链长、管理经验丰富的特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培育本土品牌,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