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精致幸福典范社区”优秀工作法和“最美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四)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2日 15:47 信息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访问次数:

文登区天福街道棋山社区“棋芯协力”工作法

棋山社区成立于2019年2月,辖5个居民小区,居民2982户、7745人。针对社区成立时间短、居民缺少凝聚力等实际问题,棋山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实行“棋芯协力”社区工作法,社区搭台、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社区成了居民的“家”。在“家”里,居民的急难愁盼得到解决,居民的“微心愿”得到实现,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居民的当家作主意识更加强烈,满意度不断提升,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社区先后荣获“山东省绿色健康社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社区”、“威海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市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一、党建聚“芯”,释放组织引领力

一是建章立制激活“组织因子”。实施“益港湾”服务项目,从社区“两委”成员、小区物业代表、党员代表、业主代表中选拔72名骨干,成立6个契约化共建小组,制定管理办法,将社区组织建设与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精致幸福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效结合,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完善评分流程、明确评分标准、做实评分表彰,搭建起党建与治理融合的“四梁八柱”。二是组织联结激活“功能因子”。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益港湾”平台“中枢”,设置了先锋号、民意号、志愿号、共建号、联新号、物业号等6个项目,将社区党员、报到单位、红色物业、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公益组织等8类资源进行整合,以党组织联动共建为着力点,签订“联建契约”,制定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每月进行评价赋分,激励各方主体参与多方共治。今年以来围绕清单开展各类社区活动52次,服务社区居民620余人次。三是应用拓展激活“治理因子”。探索“信用+调解”治理模式,作为“红色合伙人”机制的个性化应用,充分利用信用平台招募志愿者担任“调解合伙人”,通过民主议事的方式参与居民纠纷调解,将双方当事人、调解志愿者全部纳入信用奖惩范围。目前,社区共招募“调解合伙人”45名,调解矛盾纠纷49件,群众热线诉求量同比下降了25%,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二、载体惠“芯”,强化资源融合力

一是公益创投式合伙,促服务精细化。高标准组建了15支社区社会组织,通过“部门单位捐赠一点、社会募集一点、主题活动筹集一点”的多元筹款方式,累计筹集“社区·益基金”5万余元,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弱”等群体需求,由社区社会组织“接单”,开展了“糖友俱乐部”“国学讲堂”“古琴课堂”“健康直通车”等8个特色服务项目,开展活动32场次,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精细服务1400余人次。二是资源链接式合伙,促履责精准化。以共驻共建为载体,构建“居民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的服务模式,组织7个报到单位的519名党员志愿者,通过主动报名认领法律援助员、公益服务员、社区议事员、小巷巡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5个岗位任务,发挥自身特点专长,参与“巡逻进小区”“义剪进小区”“维修进小区”等活动。今年以来,累计服务居民80余人。同时,引导报到单位先后投入4万余元解决了供暖设施维修、污水管道疏通等多件小区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三是志愿积分式合伙,促关怀精心化。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科学划分了9个居民网格、1个商业区专属网格,组织党员、居民代表与固定联系人结对,摸排出失能人员、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23人。对这些需要关爱照顾的人员逐一建立“彩色管理”台账,组建了9个公益“帮帮团”,通过信用积分激励,每月将退休认证、保险缴费等8项服务精准送到居民家中,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

三、全域同“芯”,激活居民自治力

一是搭建兑换平台,激发参与热情。整合社区、网格(小区)场地资源搭建了6处党群互动平台,筑牢居民自治阵地;开设了4家信用超市,每季度集中举办一次信用有“礼”兑换活动,先后有800名居民通过信用积分兑换了2万余元的信用商品。组织辖区内的76个爱心企业、商家成立信用商家联盟,推出理发、洗车、加油、金融理财、口腔护理等10余项信用惠民项目,服务居民140余次,充分调动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各项活动中来,提升居民自治意识。二是强化典型引领,扩大示范效应。建立信用积分“月度评议—季度评比—年度表彰”工作机制,公示信用评议结果,选树6类信用示范典型,对8名信用之星、5个信用家庭及11个信用商户进行集中表彰,并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人人讲信、人人守信、人人用信”的良好风气。三是营造互助氛围,增进邻里情感。每季度开设一次社区“近邻公益集市”,通过爱心证书、信用积分等形式,鼓励辖区15个商家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理发、口腔护理、推拿按摩、家电维修等服务。同时,广泛动员居民交换、买卖闲置物品,活跃互动氛围,增进邻里关系,推动形成共同参与、服务循环的社区家园建设新风尚。


当好服务“小棋手” 下活治理“一盘棋”

——棋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于一夫先进事迹

于一夫,男,1994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19年10月参加社区工作,2021年5月担任棋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任职以来,他始终秉承“群众有需求、社区有回应”的工作理念,创新“棋芯协力”工作法,构建起全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荣获首批“威海市文登区最美社区书记”等荣誉称号。

一、纵横聚力,做社区治理的“领头雁”。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注重发挥“头雁”穿针引线的作用。精准赋能抓队伍。依托社区书记工作室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培养全科社区工作者13名,其中12人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成为社区工作的“行家里手”。全面覆盖建组织。优化“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将固定联系人与小区党员结对组建“红心志愿服务队”,增强社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撬动资源办实事。通过走访收集辖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募集“社区·益基金”近5万元,对小区的充电桩、路灯等配套设施改造升级,方便居民生活。

二、幸福赋能,做答疑解难的“智多星”。“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注重搭建服务平台。日积月累挖人才。通过日常工作挖掘小区里的热心人、能人26名,成立社区“骨干人才库”。各显神通齐参与。动员组建“信用调解公益服务队”“丝竹茗心群众文化公益团”等社区社会组织15个,组织开展了“主动帮办”“文化进万家”等活动30余次。议事协商化纠纷。创建“邻里说事”协商议事品牌,在小区建立“红色议事厅”,动员居民主动参与小区充电桩选址、绿化改造等热点问题,实现了“居民的事居民自己说了算”。

三、深耕厚植,做服务居民的“孺子牛”。积极链接社区“红色合伙人”,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银龄康养“乐”相伴。链接老年体协开展“情暖夕阳 温情棋山”主题活动,为老年人举办集体生日会。青苗茁壮“优”成长。借助城市书房空间资源开展“国学公益课堂”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国学朗诵、书法等10余类拓展服务。特殊关爱“益”起来。设立“万事帮”公益创投项目,组织固定联系人为特殊群体开展“上门问需、跑腿代办”服务,解决供暖设施维修、加装楼梯扶手等难题20余个,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