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信息>工作动态

“精致幸福典范社区”优秀工作法和“最美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十)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9日 13:51 信息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访问次数:

南海新区小观镇学府社区“三活四清五到家”工作法

学府社区成立于2020年8月,辖6个居民小区,居民2362户、4025人,是一个集棚改、商住、商圈于一体的混合型社区。学府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幸福学府”建设,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红色物业、联建单位和社区居民等多方资源力量,探索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345”工作模式,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一、用好“三活”,切实筑牢工作基础

一是当好“活户籍”。建立社区工作者到社区巡查制度,进行基础信息采集、民意民情收集、隐患排查上报,做到重大变故必访、诉求群众必访、困难家庭必访,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情况。社区联合辖区物业公司,多方协作,利用智慧门禁系统登记居民信息,掌握辖区内居民流动情况,累计登记居民3159人、车辆1078辆。二是当好“活广播”。社区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式,与居民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话平安、唠政策,用接地气的语言传递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政策宣讲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把重点工作、惠民举措传播到社区的每个角落,营造群众理解、支持社区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当好“活地图”。按照“便于管理、发挥作用”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人熟、地熟的优势,充当好网格员和信息员,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群众需求等,上报社区进行研究解决,稳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

二、实现“四清”,精准掌握社情民意

一是家庭情况清。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主动和居民建立联系,面对面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为了增进辖区各个家庭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府社区组织开展社区运动会、游戏日、读书会等活动20余场,有效密切邻里关系,提升社区凝聚力。二是人员类别清。学府社区推行警社联动,整合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公益岗人员、物业安保人员、楼长五支队伍,成立“平安守护人”工作队伍,制订“一格一策”巡防模式,开展“守望平安”活动,重点做好社区信息采集、治安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社区矫正等工作,准确区分人员类别,做到分类管理、分类服务。三是隐患矛盾清。着力发挥社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用,及时了解社区内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会同业委会等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努力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社情民意清。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辖区小区物业管理,通过物业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进行邻里纠纷调解、物业与业主矛盾调解。联合物业公司等社会力量,鼓励引导居民组织开展传统节庆、敬老爱老、亲子同行等睦邻活动35场次,营造出居民自治、乐治、善治的良好氛围。

三、做优“五到家”,广泛开展社区服务

一是走访入户常到家。实行社区工作者每日走访制度,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结合群众晚上在家时间比较集中的实际,采取白天走商铺、晚上走居民的错时走访方式,提高走访率,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跟进服务,提升社区主动服务意识,搭起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二是民生诉求问到家。社区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双融合”方式,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在社区醒目位置及各楼栋设置网格化治理公示牌,公示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及其职责,给网格员统一配备了蓝色马甲,并把居民常用的各类便民服务信息和二维码印制成固定联系卡发放到居民手中,及时了解、解决居民的诉求,实现社区工作者“多走路”、居民群众“少跑腿”。三是法治宣传送到家。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街头巷尾,化身“志愿红”,排查“飞线”充电情况、整治乱堆乱放,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营造整洁、卫生、安全的社区环境。将文明创建与法治宣传相结合,积极向群众介绍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防范养老诈骗、国家司法救助等方面知识,邀请法律顾问现场以案释法,让居民有直观、深刻的认识,不断提高警惕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辨别犯罪、防范侵害的能力。四是细致工作做到家。结合社区工作者上门走访情况,定期更新辖区居民基本信息,建立涉稳涉访重点信访人员、矫正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刑释解教人员、邪教人员、吸毒人员台账,对辖区内居民进行数据化、标签化、重点化管理,并将动态摸排情况实时上报有关信息平台。五是好事实事办到家。对日常民生事项,社区成立由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公益岗人员组成的学府社区志愿服务队,定期为空巢、孤寡、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办帮办服务,开展送医送药、代购代买、隐患排查等便民服务300余件。对部分政务事项,由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担任代办员,为群众提供30余项代办服务,切实让群众的事情“有人帮着跑,有人代替办”。

社区工作多面手 感知民意贴心人

——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徐宁先进事迹

徐宁,女,1987年5月出生,大专学历,2020年1月参加社区工作,2023年1月担任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从事社区工作以来,她热爱社区、扎根社区、甘于奉献,在推进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中当先锋、敢作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一线工作中展现优秀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一、用心用情,脚踏实地为民做事。坚持以情凝聚人心,从点滴做起,走访社区居民,关心社区居民冷暖。在她的带动下,共建单位、辖区党员主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常态化对独居老人关心关爱,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她主动对接联系卫生院在社区开展义诊活动9场次,受益群众600余人次,深得群众的肯定和好评。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牵头成立爱心志愿服务队、巾帼舞蹈队等组织,开展“丝丝关爱”、“大手拉小手”等志愿服务项目百余次,开展义演活动20余场次,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提升居民素质,有效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二、坚定信念,树立社区干部标杆。工作中她时刻提醒自己,以严格的标准、过硬的作风做好工作。白天处理完紧张繁忙琐碎的社区事务,回到家里还会经常接到居民求助电话,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处理,并多次上门走访了解情况、推动解决问题。工作中她热心对待居民求助,依托人熟地熟、有群众基础的工作优势,妥善解决了房屋漏水、邻里纠纷、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大大小小事项100余件,充分发挥社区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区氛围。

三、平凡岗位,诠释深厚为民情怀。辖区内老年人众多,她结合这一特点,利用有限的空间为老年人打造了棋牌室、活动室等娱乐场所。小区暂无充电桩,电动车多是停放在楼道内充电,安全隐患大,她多次向上反映,推动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充电桩选址前,她多次到小区内找位置,一天绕着小区走好几遍,确保充电桩合理布局,方便居民充电。小区非机动车乱停现象严重,她积极协调物业公司,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200余处,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这一件件为民事、暖心事,看似平凡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艰辛,但她从不抱怨,始终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优秀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