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威海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一是深化民政工作改革创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争创了全国老龄工作联系点、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全省基本养老服务平台试点、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等4个国家级试点和7个省级试点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和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验收,工作经验被民政部刊发推广;高质量承办了全国殡仪馆建设与管理交流会、全省慈善工作推进会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现场会等5场大型现场会议,13项工作经验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推广。市政府主要领导代表我市作为4个市之一在第二十五次全省民政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有力提升了民政工作影响力,推动了我市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推动民生保障提质增效。打造“六社联动·威救你”救助品牌,建立72处镇街社会救助转介服务驿站,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人员2.86万人。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出台《威海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若干措施》《关于做好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困境儿童身心状况、教育情况及监护人监护能力等评估工作,已入户评估315名,提供个案服务21次。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免申即享”,保障全市3.92万残疾人。
三是持续完善政策法规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我局2023年以前(含2023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保留20件,实现对规范性文件的动态管理。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对6份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按程序向司法局备案。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创新案例评选工作,共形成调研文章100篇,创新案例30个,1篇获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
(二)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保各类民政权力事项依法、规范、高效运行。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殡葬服务单位和殡葬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联合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消防等部门对全市19家殡葬用品生产经营单位、685家殡葬服务单位开展实地检查;联合住建、市场监管、卫健委、消防部门对全市66家养老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32家市管社会组织进行实地检查和财务抽查审计,督促整改、依法处置检查发现问题,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二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发布《威海市民政局2024年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明确52项免提交“用证”事项清单。加快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新一批重点事项,开展“婚姻信息核验”“低保、特困、低收入人员信息核验”,全面提升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建设,更新8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7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委托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编制6项政务服务事项收件清单、收件标准说明表、零基础模板。对7项“爱山东”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维护更新,确保申请过程全流程贯通。
三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推进民政领域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公开,在政府网站主动公开政策文件18件,政策解读18次,办理完成依申请公开4件。强化民政权力监督,积极接受人大、纪检、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件、政协提案7件,办复率100%,满意率100%。做好阳光问政热线上线工作,本年度阳光热线上线3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个。办理各类信访件30件。
(三)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持续深化婚姻登记服务改革。结婚登记“天天办”,全面推行周末和节假日结婚登记服务。预约服务“随时办”,实行分段错时预约服务,增加人手、开满窗口、延时服务。外地户籍“跨域办”,实现双方均非威海户籍可在我市办理婚姻登记,已吸引外地人在威办理结婚登记4320对。电子证照“码上办”,配齐图像采信、身份信息核验等设备,已现场扫码验证办理2200对。信息查询“网上办”,补录、完善婚姻档案数据66.8万条,制发电子婚姻证6.1万件。登记仪式“特色办”,设置了4处特色婚姻登记点,提供个性颁证、免费拍照、婚俗文化等服务。婚育户口“集成办”,民政、卫健、公安部门业务系统自动受理、直接变更,“一键申请、一站办结”,办理1.2万件。
二是规范社会组织运行。围绕社会组织登记与管理等30项内容细化措施,强化社会组织规范化服务和管理。指导市管537家社会组织完成年报,年报率达98.7%,擦亮“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品牌,支持47个镇(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按需开展“微爱安居”“社邻善治”等公益活动1.2万余场次。全市培育“困境老年人探访关爱”“童心童行”等特色服务项目144个,孵化社区社会组织183家,服务群众16.95万人次。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工作,全市331家行业协会完成自查、减免会费779万元。
三是加强民政法治宣传。联合威海新闻综合广播推出全市首档老年服务类节目《乐享银龄》,节目依据老年群体生活和心理需求,从政策普法、生活服务、养生休闲、心灵慰藉等多层面,倡导积极健康的老龄生活,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开展《地名管理条例》普法宣传。组织各区市开展地名演讲比赛16次,策划并实施《地名管理条例》“六进”活动35次。开展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点亮威胜大厦、悦海公园灯塔等重要城市地标建筑,滚动播放“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等慈善标语,传播慈善文化。通过悬挂条幅、发放惠民政策宣传资料、慈善文艺晚会、志愿服务、慈善市集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提高群众对新修订的《慈善法》的认识。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扎实。学习存在形式化问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了解掌握不够,个别报告和工作总结等材料中曾出现不准确表述。
(二)行政执法能力仍待加强。行政执法涉及社会组织管理、养老、殡葬管理等多领域,在涉企行政执法过程中,对“首违不罚”“首违轻罚”等事项存在执法经验不足的情况。
(三)普法宣传力度仍需提高。普法宣传通常局限在几个重要时间节点,缺少持续性和连续性,少数群众对民政政策法规了解不深。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一)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今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讨1次、其他法律法规学习研讨6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灯塔党建在线”“学法考法平台”等线上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以考促学,通过威海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律知识考试,132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习考试,民政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二)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法治建设工作安排,牵头制定《2024全市民政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并将法治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坚持对全局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认真学习党内法规,局党组2024年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等党内法规7次,督促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无一起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形发生。
(三)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威海市民政局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威海市民政局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宣传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加强向机关干部讲法。4月25日在市委党校以“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为题作专题报告,分析了慈善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重点解读了新修订的《慈善法》。参加《“谁执法谁普法”机关普法进行时》栏目,对殡葬管理服务的法律法规进行普及宣传,持续提高民政法规政策社会知晓度。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及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月主题宣传活动。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和方式,结合中华慈善日、清明节、重阳节、儿童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慈善、殡葬管理、老年人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普法。今年,召开新闻发布会4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0余次,有效提升了民政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抓好法治理论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不断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政务的能力,有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全局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民政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贯彻落实年度普法规划。加大清明节、儿童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普法宣传力度,创新普法方式,拓展普法载体。聚焦领导干部、执法人员、民政服务对象等群体,突出重点人群、突出重点领域,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威海市民政局
2025年1月20日